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办好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举办“新华寅源杯”首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决赛的通知》要求,定于3月举办学校2024年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内容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考察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以及授课教师教学水平。
二、比赛时间
2024年3月7日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一) 赛事主体:面向全校普通本科专业
(二) 参赛对象:参赛教师依托其所在我校开设的1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报名参赛。参赛教师为参赛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是学校在编及正式聘用人员) 。
四、材料报送
各学院可按照要求推荐1名教师参加校级选拔赛,按要求填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推荐表》(见附件1),并指导参赛选手提交参赛材料,统一参赛材料、推荐表电子版和加盖学院公章的扫描件,于3月5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hpq@sdyu.edu.cn (文件夹命名格式为“学院名称+参赛选手姓名”),纸质版材料报送至学生工作处。
五、参赛材料要求
(一) 课程教学赛道参赛申报表。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团队、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教材及教辅材料、教研成果及教学改革、特色创新点、推荐意见等方面内容,详见附件2。
(二)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配套材料。提交2个参赛课程完整教学实录视频,每个视频应为1学时课程实录,时长约45分钟,其中至少1个视频由参赛选手本人录制,另1个视频可由课程团队其他教师录制,配套提供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和对应教学课件(PPT或PPTX格式,不超过20M),详见附件3。
(三) 课程支撑材料。包括教学日历、教材及课程教案、代表性作业或考试(考核)试题及答案(成果)、学生成绩、评教结果、课程内容学术性评价意见、网络教学环境资源及其他证明材料(合并成单个PDF格式文件,不超过30M)。
六、现场比赛安排
1.课程建设情况汇报(8分钟)。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计、课程建设与改革、特色创新点、实施成效等方面。
2.互动答辩(5分钟)。选手根据现场评审团成员提问作答。主要考察选手对讲授课程的理解思考。
3.教学或指导情景模拟(5分钟)。选手提前20分钟随机抽题,根据题目模拟就业观念引导、政策解读、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等课堂教学或指导咨询场景。主要考察选手综合运用生涯教育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就业课程教学和指导、咨询的能力等。
七、奖项设置
(一)根据各参赛选手得分由高到低,评选出课程教学赛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比赛奖项评审标准及进入现场比赛后评审分值分配详见附件4。
(二)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委对参赛选手的参赛材料及现场表现进行评审打分,成绩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60%及40%,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决赛。
八、工作要求
(一) 做好宣传动员。各学院要把组织参与大赛作为强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鼓励发动更多就业指导教师了解参与大赛。
(二) 精心组织部署。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为赛事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确保安全有序推进。结合赛事活动,统筹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课程研讨等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职业、学业、择业、创业“四位一体”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三)严格遵守纪律。各学院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选手资格审核、材料审查及推荐工作。
(四)保护知识产权。参赛教师应保证相关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及所在学院承担相应责任。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老师
联系电话:58997266
附件
附件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推荐表.docx
附件
附件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docx
附件
附件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申报表.docx
附件
附件4+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docx